梅雨季節易發魚病的防治措施及漁藥的正確使用 |
出處:柏普泰水產 作者:黃鵬丹 水產養殖網 2020-06-19 10:41:00 |
問:2019 年梅雨季節(5-7 月)主要發生了哪些魚?與往年有哪些異同?
呂利群:總體而言,我國北方地區5-7月魚類發病率緩慢上升,死亡率也逐步提高,在7月達到全年高峰;我國南方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月攀升,直至8月達到發病和致死高峰。5-7月值得警惕的是魚類少數特定多發常見病,這些疾病在5-7月處于全年發病高峰,要引起養殖戶重視,如水霉病、三代蟲病、車輪蟲病、刺激隱核蟲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腸炎病、羅非魚鏈球菌病。這些常見多發病每年發病趨勢均類似。與往年相比,2019 年春季的細菌性敗血癥影響面廣,對存塘過冬魚造成了較高的死亡率;受其影響,進入梅雨季節后發病池塘的魚體質恢復欠佳,相對發病死亡率同往年相比也略有增加。
問:面對 2020 年梅雨季節可能發生的魚病,養殖者應如何防范?
呂利群:魚病防控,仍然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在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生態防控,主要措施總結如下。
1. 規范轉塘、并塘和魚種投放操作 轉塘、并塘以及魚種投放操作要小心細致,最好選用柔軟的尼龍拉網,避免魚體擦傷、掉鱗,給病菌感染帶來機會。越冬魚池盡可能不轉塘,盡量減少捕撈和轉運過程中魚體機械損傷。魚種下塘前使用食鹽小蘇打合劑、高錳酸鉀或聚維酮碘等藥物進行魚體消毒。
2. 控制密度,加強管理,防止凍傷 控制池塘成魚或魚苗密度,避免因密度過大引起缺氧;查看養殖魚類活動狀況、攝食情況、水質變化情況以及天氣變化情況,防止疫病的暴發與流行。
3. 及時投喂,加強營養,恢復體質 水溫逐漸上升時,根據吃食魚的數量、魚體大小和攝食能力,逐步增加投喂量。同時在飼料中適當添加漁用多維、免疫多糖制劑等,增強魚的體質,提高魚體自身免疫力。投喂優質飼料,并根據魚類吃食、天氣等情況調整投飼量。
4. 注重水質改良和食場底改 15~20 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25千克。每半月使用1次光合細菌、EM菌等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選用弱氧化型的改底產品,在食場及其周圍每半月改底1次,防止底臭和缺氧。
問:淡水養殖池塘在進行病害防治時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呂利群:一旦發病,需要在精準診斷的基礎上進行對癥治療。典型疾病治療方法建議如下。
1. 細菌性敗血癥 水體消毒劑一般采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水體 25~30 克,但水體 pH 如超過8.5時禁用)、漂白粉(每立方米水體1克)、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體0.2~0.3克)、強氯精(每立方米水 體 0.3~0.4 克)、 溴 氯 海 因 ( 每 立 方 米 水 體0.03~0.04 克)等全池潑灑。任選一種藥物即可,可有效殺滅病原菌,其中以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效果顯著。針對大水面養殖草魚,在草魚密集淺水區或投餌區域采用掛簍掛袋方式給藥。內服藥物為恩諾沙星、氟苯尼考,任選一種即可,參考國標藥物使用劑量。內服藥物時,可以適當添加漁用多維,增強魚體的抗病力。
2. 水霉病 在魚類捕撈搬運和放養時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如有受傷,應采取消炎殺菌措施,或干脆不放養受傷魚類。同時,在放養時要注意把握合理的放養密度。暴發初期可以用食鹽與小蘇打合劑,用量各按 5 克/米 3化水全池潑灑或浸洗,可治療水霉;也可全池潑灑水霉凈或二硫氰基甲烷,用量分別為50毫升/(畝·米)和100毫升/(畝·米)。每天1次,連用兩次。
3. 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原種類較多,不同的寄生蟲病原有不同的適用藥物?捎0.3克/米3硫酸亞鐵或0.5克/米3 硫酸銅加0.2克/米3硫酸亞鐵全池潑灑治療錨頭鳋、中華鳋、斜管蟲、車輪蟲及波豆蟲病。小瓜蟲耐藥性較強,用石灰和硫磺合劑3~5克/米3,加敵百蟲0.3克/米3全池潑灑,也可用中草藥防治,如每畝水面用辣椒粉200克加100克姜片煮成25千克藥液全池遍灑防治。
問:淡水養殖池塘暴發病害時,病因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您認為如何才能實現“對癥用藥”,我們離精準用藥還有多遠?
呂利群:“對癥用藥”指針對病癥用藥,其特征是針對具體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F在我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魚類流行病學數據和病害防控經驗,對任何水產疾病都有相應的應對預案,且不止1套,疾病防控完全有能力且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復雜環境下的對癥治療,無非就是從量上比較和鑒定什么病因是主要的,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降低或控制主要病原的增生,同時研判如何提高魚體免疫力;趯ΠY治療的用藥本身就是精準用藥的范疇?茖W意義上的“精準用藥”是指根據養殖種類、養殖環境、養殖模式、天氣、危害等總體情況分析,有針對性地用國標漁藥來解決水產病害問題。其理想化目標是在預測養殖動物對藥物不良反應接受度的基礎上,盡可能最少和最合理地用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規范的用藥技術對提高藥效至關重要,因此,不管是對藥劑本身,還是對養殖動物、藥物靶標、休藥期、環境、消費者等影響因素都要考慮周全;趪鴥痊F有的科研積累情況可以預計,對某些藥物和養殖品種的精準用藥技術會在“十四五”期間進行示范推廣。
問:漁藥減量行動的意義是什么?它分為哪幾個階段?
呂利群:農業農村部正在實施 2020 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其中就有2020年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方案。2020 年計劃通過各地實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推廣點的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 5%以上,抗生素類獸藥使用量同比平均減少10%以上,形成一批標準化技術成果和用藥減量化技術模式。養殖者規范用藥水平明顯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獸藥殘留問題得到初步緩解,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通過實施2020 年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計劃建立水產養殖用藥減量模式推廣點 300 個以上。在這些示范點,根據水產養殖病害發生危害的特點和預防控制的實際,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重點做好發展生態養殖、使用優質苗種、加強疫病防控、指導規范用藥和加強生產管理五方面技術措施以減少用藥。因此,我國水產用藥減量行動經歷了研究試點、方案制定階段,正式進入了模式推廣階段,未來還會有技術完善和全面普及兩個階段。我們有信心在國家統一部署下,各方面形成合力,能通過漁藥減量行動為水產健康養殖保駕護航。
問:在水產養殖中主要有哪些寄生蟲?近幾年哪些種類的寄生蟲病發病比較嚴重?
習丙文:水產養殖中的寄生蟲種類非常多,不同養殖品種、養殖環境和養殖模式下寄生蟲病存在差異;常見的種類有指環蟲病、三代蟲病、錨頭鳋病、纖毛蟲病、黏孢子蟲病、微孢子蟲病等。當前淡水養殖環境下,以多子小瓜蟲病、洪湖碘泡蟲病(鯽魚喉孢子蟲病)、錨頭鳋病、蝦肝腸胞蟲病等相對較為嚴重。多子小瓜蟲病對水質清瘦水體、山區流水或湖泊水庫中網箱養殖的鯽魚、草魚、鮰魚、鮭鱒等品種危害嚴重;水溫15~25℃,疾病往往發展快,治療比較困難,死亡量大。喉孢子蟲病近年來一直嚴重危害養殖銀鯽的苗種和成魚,苗種攜帶病原較嚴重,6-9月發病死亡量達 30%~80%。錨頭鳋病會危害鯽魚、草魚、鯉魚、白鰱、花鰱、鱖魚等,池塘養殖中發病率比較高。蝦肝腸胞蟲病的病原是一種微孢子蟲,主要寄生在肝胰腺和腸道,影響蝦的消化吸收和生長,養殖環境和苗種攜帶病原較普遍。不過,近年來行業對苗種檢疫環節重視,在降低疾病發生、提高養殖成功率方面效果顯著。
問:目前有哪些寄生蟲病較難治療?治療的難點在哪里?
習丙文:淡水小瓜蟲病在封閉靜態養殖水體中比較容易控制,通過適度肥水、維持良好的浮游生物量,能有效預防控制疾病發生。在開放水體或大水面中,魚體外或水體用藥面臨很大挑戰,即使通過短時間、高劑量外用藥浸泡有一定效果,幾天后水體中幼蟲重復感染,仍然很難控制。內服藥物目前沒有普遍有效的藥物。
養殖中銀鯽暴發喉孢子蟲病往往很難治療,一方面發病魚口咽部腫脹,無法攝食藥餌,另一方面現在常用的鹽酸氯苯胍對黏孢子蟲殺滅效果較差。國內外此前沒有鹽酸氯苯胍對黏孢子蟲藥理學的詳細數據,我們團隊在近期研究中發現當前使用的鹽酸氯苯胍劑量對黏孢子蟲沒有效果,如果提高劑量又容易引起魚類中毒。錨頭鳋病在以前采用水體潑灑阿維菌素、敵百蟲、菊酯,7~10 天重復 1 次,內服抗菌藥物,能較好控制病情。當前在一些魚蝦蟹混養塘,由于這些藥物對甲殼類的毒性,故使用受到限制。建議可以考慮用生物控制的辦法進行預防。
錨頭鳋在幼蟲期像劍水蚤、哲水蚤一樣,在水體自由生活,通過套養濾食浮游動物的品種,減少幼蟲數量,以降低感染強度。
問:根據近幾年寄生蟲病的發生情況,您認為 2020 年哪些種類的寄生蟲病流行的可能性較大?養殖者應如何進行預防?
習丙文:2020 年養殖魚類寄生蟲病發生仍然以上面提到的種類為主。由于冬季商品魚出售受阻,壓塘較多,徹底清塘消毒的塘口較少,冬季溫度總體略高,寄生蟲卵或孢囊存活率較高,因此,寄生蟲病發生會總體偏多。疾病預防建議采取每周定期打樣檢查,尤其是水溫 20~25℃、多數寄生蟲孵化和繁殖高峰期;如果發現感染強度較高,及時用藥;少量感染一般不建議用藥,同時避免頻繁用藥。
問:作為“綠色漁藥”,中草藥漁藥日益廣泛地應用于漁病防治中,中草藥漁藥有哪些優點?目前水產上有哪些常用的中草藥?
習丙文:新時代漁業綠色發展更加重視生態健康養殖和質量安全,養殖疾病防控也更加重視預防。維護良好養殖環境,提高魚體免疫力,減少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投入品使用日益成為主流方向。
中草藥是我國傳統藥物,在臨床應用方面具有悠久歷史,廣泛應用于人、畜和禽疾病防控。藥用植物含有天然的多糖、生物堿、酸、萜類、皂苷和黃酮類等,具有重要的殺蟲、抑菌、抗炎、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中草藥應用于水生動物疾病防控具有天然綠色、環境可降解、功能多樣等優點。目前,已批準的水產用獸藥清單中的中草藥有53種,分別具有不同的功效。然而,我們必須清楚,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應用也面臨一些挑戰,如中草藥在水生動物中的藥理學研究不深入、魚類和哺乳動物在生理功能方面差異很大。中草藥原料價格不便宜,市場上一些中草藥漁藥產品價格低得離譜,有些是中草藥提取后的藥渣做成的產品,質量和效果沒有保證。
問:養殖池塘發生的病害不一定都由病原引起,不適合魚類營養需求的飼料也會造成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導致某些營養性疾病的發生,使魚類體質下降,嚴重時會引起魚類死亡。請您介紹一下主要有哪些營養性疾?養殖者該如何鑒別和防治?
廖盛臣:魚類作為養殖生物,需從外界獲取有機物來滿足自身生長繁殖需要,故飼料營養價值的高低及營養搭配是否平衡基本決定魚類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程度,飼料質量在健康養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見營養性疾病有如下幾種。
1. 脂肪肝病 魚類是天生性糖尿病動物,不同種類又有很大差異,大部分對糖類的需求有限,若飼料能量蛋白比過高則出現糖代謝紊亂,多余部分合成脂肪,引起內臟脂肪積累,妨礙其正常機能。癥狀是魚體短、肚子大,解剖后發現腹腔內積滿脂肪,魚體質差、易死亡,不耐長途運輸,越冬易死亡。防治方法為選用營養全面均衡的配合飼料,舍棄高能低蛋白質的飼料。
2. 肝壞病 病因是飼料氧化、酸敗、發霉、變質。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質,脂肪氧化產生的醛、酮、酸對魚類有毒,將直接損害肝臟,造成彌漫性脂肪變性影響肝功能,使肝臟呈黃色或黃褐色。癥狀是肝細胞大片壞死,導致魚體腔內蓄積腹水等。防治方法為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膽堿,投喂保肝護肝藥物。
3. 貧血病 病因是飼料中缺乏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污染中毒。癥狀是鰓絲蒼白或淺粉紅色,由于供血不足而缺氧,出現浮頭癥狀。防治方法為選用營養全面、配比合理的飼料。
4. 軟骨病(方頭病) 飼料中缺磷會造成軟骨病。水中溶解的有效磷的含量極低,魚體所需要的磷幾乎來自于飼料,且魚體對于鈣磷是同步吸收的,磷缺乏則會影響鈣吸收,造成所謂的“軟骨病”。癥狀是頭骨和脊椎骨軟化變形,頭骨由于變形而成方形,故也稱方頭病。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鈣(不低于飼料量的1%)可以防止此病的發生。
5.魚畸形 病因主要是缺乏維生素C,可能是飼料中維生素C添加量不足,也可能是加了未經保護的不穩定維生素 C。癥狀是魚的脊椎成為 S 形,影響魚的生長和外觀。防治方法為在飼料中添加水產專用維生素。
魚類的疾病發生,經常不是單純的某方面營養素的缺乏,而是多種因素的疊加表現,需要綜合評判并實際解決。為了避免營養性疾病的發生,養殖者在挑選和使用飼料時應該注意,一是盡量選擇大公司、有市場口碑和質量保證的產品,二是選擇特定品種、營養豐富、均衡的產品,三是選擇、使用生產日期較近的新鮮產品。 (本文已被瀏覽 20569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