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
出處:水產養殖網綜合 作者:陳健強 水產養殖網 2021-08-24 16:12:00 |
作者:賓陽恒興 陳健強
隨著水產養殖病害的日趨嚴重,養殖中所使用的漁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多?股、促生長劑、殺蟲藥等的大量使用帶來了藥物殘留大、抗藥性等問題,既危害人類健康,又污染了環境。所以無殘留、無污染的中草藥和生物制劑越來越受到重視,應用也日益廣泛。
一、中草藥的特點:
1、天然性:中草藥取自天然的動植物、礦物及其產品。植物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普遍含有蛋白質、糖類、淀粉、纖維素、樹脂、葉綠素及無機鹽等。有的植物中還含有生物堿、甙類、揮發油、有機酸和氨基酸等一些化學成分。這些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生理特性,并保持了各種成分結構的自然狀態和生物活性。
2、多功能性:中草藥的多功能性有增加營養、增強免疫功能、抗應激、抗微生物、驅殺蟲害、雙向調節和復合作用等。當中草藥作為全方位飼料添加劑時,它的協同作用和對機體的有利因子的整體調節作用十分明顯。
3、無毒副殘留性:中草藥所含的有效成分均為天然的生物有機物,即使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草藥,也可經傳統的中草藥加工法和科學配伍而使毒性降低或消除。同時,中草藥還可以與化學合成藥配合使用,使毒副作用減弱或起協同作用增加療效,彌補化學合成藥的不足。
4、無抗藥性:天然中草藥大多來源于能夠食用的動植物,不易使水產動物產生抗藥性。若與抗生素合用,還具有增效和消除毒性的作用。
二、中草藥的功效:
1、促進魚類產量: A、補充營養;B、增進食欲; C、減少消耗;D、增強免疫功能; 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后,可以減少某些疫病的發生,或減輕疫病對動物產品生產帶來的損失,從而達到促進增產的目的。
2、防治疾。 A、抑制病原的生長和繁殖;B、治療脾和胃腸病證; C、防治并發癥和繼發感染;D、緩解癥狀,促進病變恢復; E、減少應激,延緩發;F、治療體表傷病。
三、水產動物疾病預防的中草藥介紹
1、青蒿,又名黃蒿 【特性】草本,莖表面有縱淺溝,幼時褐色,老時黃褐色,根生葉及下部葉在開花時調落,葉抱莖,卵形,高1~1.5cm。 【藥用部分】地上部分。 【有效成分】青蒿素、雙氫青蒿素。 【性能和功效】解熱、消炎。 【防治對象】可防治腸炎、爛鰓。
2、車前草,又名車輪葉、錢貫草、蛤蟆葉、耳朵棵、蒲杓草 【特性】車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cm,根狀莖短,有許多須根,葉根生,卵形,基出掌狀脈5~7條,花細小,淡綠色,穗狀花序,長6~7cm,果卵形,長約3cm。 【藥用部分】全草。 【有效成分】膽堿、車前甙、桃葉、珊瑚甙。 【性能和功效】性涼、味淡甘,具有抗真菌、消炎、抗腫瘤等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腸炎等細菌性魚病。
3、黃柏,又名黃檗、元柏、檗木 【特性】蕓香料,落葉喬木,高10~15m。樹皮厚,灰色或者棕褐色,外層木栓質發達,有深縱裂,內皮鮮黃色;有數羽狀復葉對生,5~13片,卵狀披針形;花小,黃綠色,單性,雌雄異株,圓錐狀花序;果實球形,熟時紫黑色,果實揉碎后有松節油氣味。 【藥用部分】干燥樹皮 【有效成分】小檗堿,欄堿,黃柏堿。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抑菌、消炎、止痛、解毒、消腫等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
4、黃芩,又名茶根、黃金茶根 【特性】唇形科,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cm。主根粗壯,略呈圓錐形,外皮棕褐色;莖為方形,基部多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花藍色,唇形,總狀花序頂生。 【藥用部分】干燥根。 【有效成分】黃芩素、黃芩苷、漢黃芩苷、貝加因等多種黃酮成分。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抑菌、消炎、清熱等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
5、大黃 【特性】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2m,地下有粗狀的肉質根及根塊莖,莖黃棕色,直立,中立;中互生,葉身呈掌狀淺裂;花黃白色而小,呈穗狀花序。 【藥用部分】根、根塊莖。 【有效成分】大黃酸、鞣質、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等蒽醌衍生物。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抗菌、收斂、增加血小板、促進血凝固作用。 【防治對象】廣譜抗菌藥,對白嘴、白頭、腸炎、爛鰓等疾病有療效。
6、黃連,又名味連、古勇連、雞爪連、雅連 【特性】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cm,根狀莖,細長柱形,多分枝,形如雞爪,節多,生有極多須根;葉從根莖長出,有長柄,指狀三小葉,小葉有深裂,裂片邊緣有細齒;花小,淡黃綠色,花3~8朵,頂生。 【藥用部分】根狀莖。 【有效成分】黃連堿、防己堿、小檗堿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抗菌、殺蟲、消炎、解毒等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
7、板藍根 【特性】原植物二年生草本,高40~90cm,主根直徑5~8mm,灰黃色。莖直立,光滑無毛,多少帶白粉狀。單葉互生,基生葉長圓狀橢圓形,莖生葉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序復總狀,花黃色;角果頂端圓鈍。 【藥用部分】板藍的根 【有效成分】吲哚甙、齊子甙、蒽醌類。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
8、穿心蓮,又名苦草、欖核蓮、一見喜、四方蓮 【特性】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80cm,莖方形,有棱,分枝多,節稍膨大;葉對生,深綠色,尖卵形,類似辣椒葉;疏散的圓錐花序生于枝頂,花冠白色,近唇形,有淡紫色條紋;果長橢圓形,表面中央有一縱溝;種子長方形。 【藥用部分】全草。 【有效成分】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和脫氧穿心蓮內酯。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炎、消腫、抑菌、止痛、止瀉及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對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腸炎等細菌性魚病。
9、五倍子,又名百蟲侖、佩子 【特性】為漆樹科屬植物鹽膚木、青麩楊、紅麩楊等葉上寄生的蟲癭,蟲癭呈囊狀,有角倍和肚倍之分,角倍呈不規則囊狀,有若干瘤狀突起,表面具絨毛;肚倍呈紡錘形囊狀,無分枝,絨毛少,9~10月摘下蟲癭,煮死內部寄生蟲、干燥即可。 【藥用部分】蟲癭。 【有效成分】鞣質、沒食子酸。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苦,具有抗菌、解毒、止血、收斂等作用。 【防治對象】主治腸炎、爛鰓、疥瘡、白嘴、白皮等疾病。殺菌效果好,對細菌性疾病有較好療效。
10、大蒜 【特性】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呈卵形微扁,直徑3~4cm,外皮白色,有弧形紫紅色脈線;內部鱗莖包于中軸,瓣片簇生狀,分6~12瓣,辨片白色肉質,光滑而平坦;底盤呈圓盤狀,帶有干縮的根須。 【藥用部分】鱗莖、大蒜素微囊。 【有效成分】大蒜辣素,臭辣味,對熱不穩定,遇堿易失效,不受稀酸影響。 【性能和功效】性寒、味辛,具有殺菌、止痢、健胃、驅蟲等作用。 【防治對象】細菌性腸炎、爛鰓。同時,大蒜是很好的誘食劑,能夠有效刺激魚類進食。
11、生姜 【特性】姜科,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狀莖肉質,扁平多節,黃色,有芳香及辛辣味;葉二列式互生,線狀披針形,基部無柄;花橙黃色,花萼單獨自根莖抽出,穗狀花序,卵形,通常不開花。 【藥用部分】鮮根狀莖。 【有效成分】姜醇、姜烯等揮發油。 【性能和功效】性微溫、味辛,具有解毒、抗菌、殺蟲作用。 【防治對象】對細菌性爛鰓、腸炎,白頭、白嘴、赤皮等有療效,常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
12、苦楝,又名楝樹、森樹 【特性】落葉喬木,高15~20cm。樹皮暗褐色,有皺裂;葉互生,二至三回奇數羽狀復葉;花淡紫色,腋生圓錐花序;果球形,熟時黃色。 【藥用部分】根、樹皮、枝葉。 【有效成分】川楝素。 【性能和功效】性苦、味寒,具有抗真菌、殺蟲作用。 【防治對象】可防治車輪蟲、錨頭鳋。
13、艾蒿 【特性】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具有明顯棱條,密生白色短絨毛,側生細枝,葉互生,高60~80cm,直徑0.3~0.8cm,生長在荒地。 【藥用部分】全株。 【有效成分】桉樹腦,多種維生素、生長因子、礦物質。 【性能和功效】止血、消炎、治惡瘡、殺蟲。 【防治對象】可防治腸炎、爛鰓病。
14、馬尾松 【特性】常綠大喬木,松皮紅褐色,易剝落,葉針形,深綠色,樹高20~30cm,葉長10~20cm,生長于陽光充足的山地。 【藥用部分】枝和葉。 【有效成分】松樹油。 【性能和功效】滅菌、殺蟲。 【防治對象】可防治腸炎、爛鰓,并對魚虱、魚蚤等寄生蟲有療效。
中草藥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是尋找新藥以及向疾病作斗爭的重要手段,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中草藥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知識的不斷提高,提煉和測試技術的改進,必然會發現一些新的成分,這為尋找新藥和合成新藥開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徑。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的有效性已在生產實踐所證實,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也是我們發展綠色水產業的需要,是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有看美好的應用前景。 
(本文已被瀏覽 17639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