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東星斑寄生本尼登蟲浮頭、死亡 |
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1-11-11 10:54:00 |
[病例617]海南文昌市大蘭港某老板工廠化養殖東星斑,一口水泥池面積16㎡(圖1),水深1.2米,放養500尾東星斑,規格約4~5兩/尾。            2021年8月1日下午,停料,一口水泥池中魚大量浮頭,死亡10多尾,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體pH值8.2,氨氮、亞硝酸鹽無;取3尾病魚檢查,發現體表脫粘,局部白斑,鰓絲大量粘液;解剖觀察肝臟萎縮、脾臟暗紅(圖2);鏡檢鰓絲及粘液未見寄生蟲,使用淡水浸泡東星斑尾部后,發現大量乳白色橢圓形蟲體脫落于水中(圖3),鏡檢為本尼登蟲(圖4)。         8月2日,停料,上午停止加水兩個小時,用維生素類產品魚體浸泡,增強魚體質,下午排低水位至30公分,加甲醛浸泡兩小時,用量0.1ml/m3,當天損耗魚20多尾。         8月3日,停料,中午搬池,使用“抑菌凈”浸泡,防止細菌繼發感染,搬池后損耗魚20尾。         8月5日下午回訪,老板反映已經沒有死魚了,但水面還有幾尾魚浮頭,檢查發現還有少量本尼登蟲寄生,鰓絲上有大量粘液。         8月6日,排低水位至30公分,使用“氧速!,用量0.5~1ml/㎡,逐漸加水到正常水位,一天兩次,連用一周。         8月12日回訪,魚恢復正常開始喂料,使用“氧速!币惶煲淮。
分析:1、東星斑感染本尼登蟲后易出現浮頭、體表脫粘、吐料等現象,養殖水體易渾濁,造成水體缺氧,導致大量死魚;所以處理時先減料或停料,后使用“氧速!眱艋w,減少魚體粘液。         2、肝臟萎縮的東星斑,體質差,抵抗力差,更易感染本尼登蟲;若大量寄生魚體,會導致病魚狂躁不安, 經常側翻身或摩擦池壁、池底,使體表受傷而繼發細菌感染,處理不及時也會大量死亡。(利洋水產藥店 翁田店 李兵輝 提供 2021.11.11)



 (本文已被瀏覽 17397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