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稻漁共生讓農戶喜獲“漁”利 |
2022-08-17 13: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象山縣農業農村局
我要評論 |
| 石浦財安家庭農場綜合種養100畝“水稻+小龍蝦、澳龍”,曉塘榮標家庭農場綜合種養150畝“水稻+南美白對蝦”……日前,象山縣今年新增的7個50畝以上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完成立項公示。截至目前,該縣已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1500畝,比傳統種植畝均增收2000余元,大批農戶喜獲“漁”利。
為破解傳統糧食產業效益持續走低難題,象山縣積極探索穩糧增效新路徑,主動謀劃“兩非”整治后半篇文章。出臺發展“稻漁共生”穩糧增效系列政策,明確稻漁產業種養模式、主推品種、基地建設等標準,加大規;緷O示范基地補助力度,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每畝1000元提高至2022年的每畝1500元。
政策的紅利激發了糧農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積極性。除財安、榮標家庭農場外,今年新增的7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還包括:西周明朗農場的51.71畝“水稻+小龍蝦”,西周安安家庭農場的56.1畝“水稻+南美白對蝦”;寧波里海農業有限公司的65畝“水稻+克氏原鰲蝦”;賢庠甫將家庭農場的60畝“水稻+克氏原鰲蝦”;象山鶴島梨園的103畝“水稻+克氏原鰲蝦”。
新模式對農場種養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該縣農技人員加強與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重點攻關“水稻+”高效生態種植模式,組建“1+2+N”稻漁產業服務團隊,通過舉辦培訓班、面對面指導、遠程診斷等“線上+線下”技術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引進浙大長香粳、澳洲小青龍等優質水稻、特色水產品10種,共有稻蝦、稻蟹、稻鱉等7類共養模式推廣。
“一田雙收”給農戶帶來了豐厚的生態饋贈。稻漁共生優質稻米市場售價每公斤達12-16元,是傳統模式種植稻米的2倍以上。因為米香、口感好,稻漁共生模式生產的“碩躍”牌大米和 “財安”牌大米榮獲2021年度“甬優杯”寧波十大好稻米金獎。該縣還通過舉辦稻米品鑒會、稻漁豐收節、稻香音樂節等活動不斷提升稻漁共生產業附加值。 |
|
|
|
資訊分類 |
 |
|
|
|
|
|